腾讯阿里争夺的天才90后,被华为年薪201万抢走

他是互联网公司里炙手可热的“天才90后”,华为、腾讯、阿里等纷纷争抢,终被华为“天才少年”计划签下,一毕业就拿到最高档年薪201万,几度成为网友热搜关键词;

他是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领域的“神话”,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业界顶级学术会议OSDI’2018、MICRO’2018、MICRO’2019连发3篇论文,为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操作系统和体系结构领域实现“零的突破”;

左鹏飞

他就是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博士毕业生,左鹏飞。

立上一个flag,不被打脸的那种

左鹏飞是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14级直博研究生。决定读博之前,他反复考虑了很久。

拿出5年在学术圈“坐冷板凳”,且不知道能不能坐出头——对一个刚满22岁的年轻人来说,这时间有些太长了。

当时为了这件事,左鹏飞几乎把“朋友圈”的学长和学姐问了一个遍。他自己也花了大把时间查看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老师们的个人主页和出版作品、确认研究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应用领域……

“这是一个潜心做科研的好地方”,在做了大量功课后,左鹏飞坚定了读博的决心,同时给自己立下了一个flag:既然这5年不可避免了,那我博士毕业时,一定要做到非常非常Outstanding。

左鹏飞接受采访

为了不被现实打脸,左鹏飞克服了很多年轻人通病——拖延症。他坚持给每一件事都设置一个Deadline,短的一个月,长的有半年和一年。“这种时间观念一旦形成习惯,久了就会深入到骨子里,后面自然就没有了惰性。”

除此之外,他还给自己制定了一套“老年人作息”:每天早上8点起床,8点半必须到达实验室;中午11点半吃午饭、午休,下午2点回到实验室;晚上5点半吃晚饭,6点半到10点继续回到实验室工作。

别小看这两件小事,这可是左鹏飞让flag屹立不倒的诀窍。

反复修改的论文和零的突破

左鹏飞博士期间的主研方向是——非易失内存系统。

简单点说,这就是一个存储器,用在电脑上,哪怕电脑突然死机了、断电了,数据也不会轻易消失。但关键是,还要解决其中的耐久性、安全性等问题,左鹏飞满怀热情主攻的就是这个角度。

到了博二、博三阶段,他还真有了一定的成果,但新的打击也来了:每次投稿的论文都被拒收。

左鹏飞生活照

左鹏飞对自己的实验思路有着充分的自信,基础实验没有问题!那问题就一定出在论文本身!

他收集了很多领域内大牛写的经典论文,反复琢磨他们的写法和思路,学习他们是怎么用实验数据“讲故事”的。好的论文,大至论文中的每个章节、小到章节中的每个段落,都应该做到逻辑清晰缜密、环环相扣。他发现,自己和这些大牛们论文的差距,恰恰就在“逻辑”二字上。

找到了论文问题的症结,左鹏飞的第一篇学术论文终于在博士三年级成功发表了。

随后,在校期间,左鹏飞前后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了10多篇高水平论文。其中,发表在OSDI’2018和MICRO’2018上的论文分别成为华中科技大学在“计算机操作系统顶级会议”和“计算机体系结构顶级会议”历史上的“零的突破”!而发表在MICRO’2019上的论文又实现了在“计算机体系结构顶级会议”上的再次突破!

2019年10月,左鹏飞在美国俄亥俄州哥伦布市MICRO’2019会议上宣讲论文

加入华为“天才少年”

顶着“神话”的光环,2019年,左鹏飞终于要毕业了。

两条路摆在眼前,左边是留校,右边通往互联网公司。左鹏飞觉得怎么选,取决于他想做什么。心底有一个声音占了上风:我要学习一个研究项目如何才能一步步发展成一个可以服务于用户的真实产品。这件事,互联网公司更方便,因为那里能接触到更实际的研究问题和用户需求。

而在这条路上,他拒绝了腾讯、阿里等公司的Offer,瞄准了华为的“天才少年”计划。

“天才少年”,是华为在全球互联网领域发起的招聘计划。顶级的薪酬、顶级的人才和顶级的挑战,激起了左鹏飞的劲头儿,这个机会可以battle一下。

为了给面试官留下一个好印象,左鹏飞几次精简简历,使整份简历重点突出、逻辑清晰,可以简明地体现出自己做过什么研究工作,这些研究工作都包含什么内容。考虑到计算机行业比较看重编程能力,为了稳妥,他还特意在编程面试题库leetCode上刷了两周的题来巩固自己的编程技术。

天才和“天才”果然更合拍,左鹏飞很快就收到了华为的录用通知,并直接给了他“天才少年”计划的最高年薪:201万。

如今,左鹏飞已经正式成为华为数名“天才少年”中的一员,主要负责在华为云储存预研部门进行相关技术的创新研究和突破。他的下一个目标,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更加游刃有余,让自己成为业界相关项目的带头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