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中东的地区,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个巨大的半岛,在这个半岛中你既可以看到庞大的沙特,被众人称之为不安全之地的黎巴嫩,叙利亚以及伊拉克;更可以一眼就看到居中的旅游热门之地以色列。

而这个比较安全的国家约旦,在地图上确实一点也不起眼,几乎很多人都会将它遗忘。不过翻开约旦的历史,我们不能看出它和犹太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圣经》提到的摩西和约旦有着莫大的关系;这里还藏着巨大的古罗马遗址杰拉什;这里还有火星救援的拍摄地沙漠峡谷月亮谷。显然作为神奇的约旦,大美景色不仅仅只有这些,在约旦的南部地区藏着一座更为传奇的地方,这里就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古城佩特拉。

佩特拉在约旦的地位,就像是长城之于中国,波斯波利斯之于伊朗,吴哥窟之于柬埔寨一样,凭借其神奇的石凿古城,一举拿下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如今更是成为了约旦最知名的旅游景点。

历史悠久的佩特拉古城
在出发之前,我就寻思着找一些关于佩特拉古城的资料,零零散散的总算是恶补了一些。公元前4~公元2世纪佩特拉一直是纳巴泰王国首都。
说到纳巴泰王国就不得不普及一下这个国家,一直以来纳巴泰人就好比是一个神秘的话题伴随着大家,直到如今还是个未解之谜,但是1812年瑞士人在约旦沙漠中探险中发现的古城,而来被证实为那就是纳巴泰人的都城,也就是古代古代阿拉伯部落。

在公元前1世纪的时候,佩特拉在国王阿雷特斯三世的统治下呈现出极其繁华的状态,国土甚至扩到了如今的叙利亚大马士革。这样的辉煌一直延续到公元106年罗马帝国的入侵之前,经历了罗马人的攻陷后,佩特拉古城沦为了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
此后随着罗马人的发展,这里成为了红极一时的商路,也就是当时深受地中海地区喜欢的香料,从东方千里迢迢的运来,先抵达纳巴泰人的都城佩特拉,商人会在这里停顿和补给,然后才从地中海东岸的加沙港装船运向欧洲。因此这里呈现出商贾云集,也为佩特拉的繁华添砖加瓦。

不过繁华过后终将会被淹没在历史的痕迹中,在7世纪被阿拉伯军队征服后,佩特拉完全成为一座被废弃的空城。直到1812年瑞士人的发现,才让佩特拉古城重新出现在世人的眼前。
可以说纳巴泰人的文明高度发达,但是却不愿意留下任何记载他们历史和故事的文字,因此随着古城废弃,这个王国的历史和文明同样被神秘的消失了。

当我来到佩特拉古城之后,行走在狭长而又绵延的蛇道中,就可以看得出来纳巴泰人把贸易路线和货物来源作为商业机密,因此打造出这样复杂和隐蔽的峡谷,以保证他们的利益不被发现。

而在峡谷中两旁的水渠中,可以看得出曾经纳巴泰人凭借着极高的智慧修建了高度发达的水利系统,即控制历史上的大洪水,又可以将储存下来的水用于旱季的灌溉和食用,以便于在复杂的沙漠地区居住,可见其先进程度领先了其他沙漠部落几百年。

上图中红圈画的部分就是当地修建的水渠,如今在景区内依然还可以看到。
穿过绵延的峡谷,走到尽头视线立马开阔起来,可以看到景区第一个巨大的建筑,那就是著名的佩特拉网红景点卡兹尼神殿,传说这里收藏着佩特拉历代国王的财富。当然现在我们早已经看不到这些财富,但是刻画在门檐和横梁上的图案;石龛中雕刻的天使,圣母和战士雕像;正殿侧殿石壁上的壁画;殿门伤的罗马式石柱,无不向我们显示出曾经这座神庙的辉煌。

而就是这么一座巨大的神庙和其他纳巴泰建筑一样,不用一砖一瓦,直接在岩石上雕刻而成,可见纳巴泰人的智慧绝非是常人所及。然而对于旅行者来说,卡兹尼神殿的成名要归功于《夺宝奇兵》第三部在这里取景,才得以让这座宝库扬名天下。

《夺宝奇兵》的剧照,取景于约旦佩特拉古城的卡兹尼神殿

图中的洞穴就是曾经佩特拉古城人的居住处

从卡兹尼神殿往右拐,顺着峡谷走依然可以看到开凿在崖壁上的各种洞穴,约莫走一公里左右便进入另一个比较开阔的地方,这里就是曾经掩埋了许久的纳巴泰人城市。

古城广场内的罗马式露天剧院
炫耀峭壁环绕四周,形成天然的城墙。四周的山壁上雕刻出各种建筑,有些简单的洞穴供人居住;有的复杂的为纳巴泰民族的墓地和寺庙;当然也包括罗马占领时期修建的罗马式露天剧院……这就是佩特拉古城的真正遗址。

如今漫步在古城遗址内,除了黄沙漫地,眼睛所及之处皆是凄惨破败的古建筑,经历千年风沙侵袭的古城,。大部分建筑都已经不是原来的模样,所剩无几保存完好的建筑处处向我们展现出纳巴泰王国的辉煌。

现如今生活在佩特拉附近的居民大都是沙漠民族贝都因人,从1985年起,大部分人都已经搬出了古迹区域的洞穴,过起了聚居的城镇生活。


极少部分贝都因人还会住在这些洞穴里生活
至此虽然贝都因人结束了几百年的佩特拉古城洞穴生活,但他们依然保留着传统的画眼线习俗,小孩大都跟着父辈们做起了骑马驮人的工作,他们可以飞檐走壁也可以骑马飞驰在山崖间,向游客兜售畜力“Taxi服务”,可见酷爱放荡不羁的贝都因人直到如今依然守护着这座城市的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