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当中的风云人物,梁启超是一个。他身跨政界和学术界两界,不仅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与他相关,他还为世人留下来很多的著作。不得不说,梁启超是位忙碌的名人。
这样的大忙人,治天下和齐家两不误。梁启超还跻身为中国最牛的父亲的队列。这是因为梁启超很重视家庭教育。在他的言传身教下,梁氏家风积厚行远,九个子女都是才俊,全部成为了国家的栋梁之才。

出色的妻子
梁启超的妻子李蕙仙,为梁启超生下了两女一男。李蕙仙,出身书香门第,自小受到了良好的家风熏陶。李蕙仙,不但受到过完整的古典教育,同时也具有维新思想。嫁给梁启超后,是梁启超的贤内助,负责家中幼儿的启蒙。家中孩子的陪伴和监督日常课业的重任,都落在李蕙仙的身上。李蕙仙做得很出色,梁启超对于这些事完全是没有过问过的。
李蕙仙,也十分识大体。为了让梁家子嗣兴旺,还撮合了自己的陪嫁丫鬟王桂荃与梁启超之间的姻缘。王桂荃在嫁给梁启超做偏房后,不负众望,为梁启超生下了6位子女。

操碎心的父亲
在子女们都具备交流能力以后,梁启超在家庭教育中所承担的份量,也在跟着加重。在旅居日本期间,梁启超虽然每天要忙于社会活动和写作宣传,但他坚持每天拿出固定时间,用于给子女讲课。梁启超用自己深厚的学问功底,引导子女睁眼看时间,也为子女的国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梁启超十分会管理时间,每天晚饭后,一家人会围坐在一起,谈天说地,尽享天伦之乐。梁启超喝了点酒后,讲故事的兴致就更加高了,会为孩子们绘声绘色地讲爱国故事、英雄故事。梁启超这样的伟大爱国者,用身教无形中影响着儿女们。
梁启超也很重视培养、引导、发展孩子们的兴趣。梁启超鼓励孩子将自己的才智充分挖掘出来,发挥出来,用尽其才,不能带一份的矫揉。
处在思潮涌动,内忧外患不断的年代。梁启超深知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一旦走上激进道路,或是走上颓废之路,很可能改变孩子的一生。梁启超用乐观的生活态度引导孩子。梁启超告诉孩子们,自己是一个趣味主义至上的人。
如果用化学划分梁启超这个东西,把里面所含的一种元素趣味抽出来的话,剩下的只能为零了。梁启超自己的生活也趣味横生,他认为这样的生活才是合理生活、理想生活。别人问他忙什么的时候,梁启超总是回答到,在忙自己的趣味。

在孩子长大后,梁启超还为孩子的学习操起了心。梁启超的操心不是瞎操心,而是完全建立在对子女的观察上。梁启超对于子女的学习有着细致的规划和引导,并不是将家长意志强加于子女。梁启超会告诉孩子们,天下事业无所谓大小,士大夫救济天下和农夫善治其十亩之田,所得到的成就是一样的。
梁启超看重的不仅仅是孩子的学习,更注重孩子的身体和修养。梁启超会叮嘱孩子们到,在学习和身体、修养产生矛盾的情况下,优先权要先让渡给身体、修养,学习不是生活、工作的唯一。
梁启超还会教育孩子们说到,将来成就如何,现在空想也没有用,着急也没用,只要尽自己能力去做就可以了,做到哪里是哪里,对社会来说总是会有点贡献的。我自己就是这么做得,也希望你们能得到精髓。
梁启超作为父亲,没有以忙碌为理由,让妻子感到丧偶式育儿。在梁启超认为该由母爱呵护的地方,他放手让妻子去做。对于自己该到位的时刻,梁启超一丝都没有缺位。
梁启超教育子女有自己的一套逻辑和理念。梁启超教给孩子的不仅仅停留在知识水平上,而是把人生态度和基本精神教会孩子,让孩子遇上不公平待遇和挫折时,也能过好自己的人生。

学有所成的子女
梁启超的长子梁思成,是位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清华大学建筑系也是他亲手创办的。在1948年,他获得了中央研究院院士。
梁启超的次子梁思永,是位考古专家。早年去了美国的哈佛大学读书,回国后参与了河南安阳小屯殷墟的考古发掘工作,在1948年和梁思成同时成为了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
梁启超的三子梁思忠,也去了美国求学。在美国西点军校学成归来后,凭借着智慧和能力,担任了国民党第十九路军炮兵校官。天妒英才, 25岁时就因病早逝了。
梁启超的四子梁思达,在经济领域很有名气,还参与了《中国近代经济史》的编写工作。
梁启超的小儿子梁思礼,弥补了梁启超的遗憾。梁启超的8个子女中,在此之前没有一个奋斗在自然科学领域。梁思礼不负父望,全身心投入到中国导弹与火箭的事业当中,即便历经艰辛、失败,他都不言放弃,最终成为了卓越的导弹控制系统专家,还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梁启超的长女梁思顺,是位著名的文史学者。还参与了对梁启超的解读工作。
梁启超的二女儿梁思庄,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回国后在中国的图书馆事业中尽心尽力,还担任过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副馆长。
梁启超的三女儿梁思懿,则是致力于中国的公益事业,还曾担任过中国红十字会对外联络部的主任。
梁启超的四女儿梁思宁,好儿女志在四方,巾帼不让须眉,加入过数次战争。
对于梁启超的9个子女来说,梁启超不仅仅是一位和蔼温暖的慈父,也是一位智慧的导师。梁启超的儿女大部分都出国深造过,但都选择回国,报效祖国。
这是受到了梁启超的爱国情怀的影响。儿女们在求学、工作、立业的路上都不是一番平地,但他们都谨记了梁启超的教育,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所以在专心低头拉车的路上,越走越宽。
梁启超的一生启蒙了无数中国人。同时梁启超教育自己的子女也很有方。但这些都是建立在梁启超自己事业有成的基础上的。作为父母也许很难达到梁启超的高度。但是教育孩子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自己立得住,才能不愧为孩子的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