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财不贪乃真君子,叶澄衷就是这样一位真君子!1859年夏天的一个中午,叶澄衷因为一次拾金不昧的善缘,迎来了人生的重大转机。那时17岁的叶澄衷摇着一艘装满日用品的小舢板,在黄浦江上向往来船只兜售叫卖,货物卖完后,他就在外滩江边拉人过江摆渡,顺便挣点外快。
那天,叶澄衷拉了个洋行经理,那人不小心将自己装有大量钱财和支票的公文包落在了叶澄衷的船上。面对巨额现金,叶澄衷见财不贪,而是丢下自己的生意,在原地等待失主,悉数归还,并谢绝了失主的巨额赏金。

叶澄衷的拾金不昧的美德,赢得了洋行经理的青睐和赏识,对方愿意以一己之力帮助这位诚实可信的中国小伙子。于是,洋行经理提出,由他的公司提供小五金商品,供叶澄衷的小舢板代销,等货物卖出去后再付款。
从此,叶澄衷开始与洋行经理合作代销小五金。1862年,22岁的叶澄衷结束了在黄浦江上漂泊叫卖的生涯,在上海虹口美租界开设了一家五金店。这是上海开埠后,由华人开设的第一家五金店,也是叶澄衷成为上海滩五金大王的起点。

尽管借助天时、地利和良好口碑,叶澄衷逐渐包揽了黄浦江上外国船只所需的大部分五金生意。但19世纪下旬,上海五金业的货源都被外商洋行控制,叶澄衷的五金生意哪怕做得再好,也只是经销商,自己并没有货源。他时常被这一问题困扰,直到有一天,机会终于来了。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一名德国商人被召回国,他开在上海的一家煤铁行只好盘出。叶澄衷得知这个消息,如获至宝。他立刻寻找合伙人,一起将这家店盘入,改名为可炽顺记。三年后,可炽顺记改为叶澄衷独家经营。经过他的用心改造,可炽顺记也成为上海滩第一家华商经营的钢铁企业。从此,叶澄衷也掌握了最重要的五金货源。

随着五金生意日益壮大,叶澄衷的知名度水涨船高,加上他为人诚实的好名声,不少外商洋行纷纷登门拜访,与他谈火油(煤油)合作。从19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叶澄衷在经营火油方面的盈利,达10万元之巨,他个人也成为上海滩知名的“火油董事”。
经济实力日益雄厚的叶澄衷,没有故步自封,而是雄心万丈,继续积极开辟新的市场领域,又把目光投向地产、工业、金融等行业,总共创办了一百多家企业,身家达一千多万两银元之巨。
见财不贪,靠本事富可敌国的叶澄衷,他的个人生活却一如既往的简谱,如终身着布衣马褂,出行从不坐车,坚持靠两脚步行……正是因为叶澄衷从不坐享安逸,敢拼敢想,步步为营,实业救国,他才最终成为了民族商业巨子。

作为中国历史上优秀的民族企业家,叶澄衷虽身处乱世,却能回报社会,关注教育,兴办学校……他的成功,严格意义上说,是人格的成功,也是爱国思想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