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的生死,对于我国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特别是在死后的墓葬安排,更是尤为重要。因此,中国的土地之上至今还有着很多没有打开的皇陵,成为了国人参观的奇迹。然而,远在大洋彼岸的加拿大安大略博物馆,有这样一座我国明朝时期的名将墓,此墓重150吨,本称为安大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那么我国的名将墓为何会出现在加拿大呢?

明末名将祖大寿,吴三桂的叔叔,宁远大战当中因为抗击后金而一战成名,后立下赫赫战功,可以说在当时的明朝,他就是最后一根忠臣的稻草。后来,明朝灭亡后投降清朝,依然受到了皇太极的褒奖。1656年(顺治十三年),在北京祖家街的府宅病逝,被安葬在北京清河附近的永泰村。
而他的墓之所以会出现在大洋彼岸的加拿大博物馆,还要从加拿大官方的一次抓捕当中说起。1918年,英国籍皮货商克罗夫茨因为倒卖文物被抓,他将面临很大一笔金额的赔偿以及不知道多久的牢狱之灾。这时,安大略博物馆向政府多方沟通,周转之下救了克罗夫茨,而作为回报,则是需要他去中国带回一座明清时期的贵族古墓。

当时刚刚建设没多久的安大略博物馆,为了吸引当地游客,因此想出这样的办法。而克罗夫茨也在被救后做出了行动,因为各地周转,克罗夫茨会说一点汉语,并且还熟悉中国。来到中国的克罗夫茨还进行了一次考察,他发现,清朝的陵墓多半都守备森严,并且也不好带走。因此,他就将目标放在了明朝名将祖大寿的墓上。

祖大寿的墓不比其他陵墓,虽是厚葬,却不深埋地下,而是暴露在地面之上。克罗夫茨雇佣了一家姓祖的人家,并且以帮助先祖修缮陵墓为由,开始了对祖大寿墓的盗掘。当然,克罗夫茨还不惜重金打点当地官员,以为其做庇护。

就这样,150吨的祖大寿墓,被他分装成为数百个箱子,经由天津塘沽运往加拿大。一代名将之墓,也就因此流失海外,成为了加拿大安大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座古墓,确实为安大略博物馆带来了不少的客源,但是却也成为了我国的考古历史上的一大损失,如此损伤,让人深感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