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迪这封公开信,让人看到全球电动两轮车领军品牌的风骨与卓识

2月15日,雅迪集团董事长董经贵先生,面向全行业发布一封长信。

于滚滚时代浪潮中,雅迪将自身的发展与产业的未来紧紧联系在一起。在这封信里,我们既看到雅迪对行业发展的警醒与反思,更看到雅迪人的气魄与自信。

品牌风骨 抗击疫情责无旁贷,雅迪众志成城

疫情发生后,雅迪以最快速度、最大规模、最广泛的动员力量参与了这次史无前例的“大驰援”,成为电动车行业抗击疫情的绝对力量中坚。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雅迪在救援行动中迸发出的决心和力量,获得国人的空前瞩目与尊敬,《新闻联播》、人民网、各大卫视等权威媒体相继予以报道。面对疫情,雅迪人那种责无旁贷的风骨 ,尤其令人动容。

董经贵先生在信中提到,疫情发生后,雅迪干部团队自发请愿减薪、降薪,与公司共渡时艰,在大“疫”面前,雅迪内部众志成城,展现了空前的觉悟与团结。雅迪董事会深受感动的同时,却婉拒了大家的请求,表示“无需减薪、降薪,更愿诸位落实工作,斗志昂扬”。董经贵先生的一番话不但宽慰人心,而且让大家得以心无旁骛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体现了行业领军企业的大格局。

患难见真情。一件小事却折射出雅迪内部团结向上的良好氛围,大“疫”之下,雅迪可谓开行业新风气之先河。这份使命感和凝聚力,也是雅迪团队能够在“抗疫”行动中披荆斩棘的力量源泉原因所在。

所谓“得道者多助”,从海内外供应商到终端市场工作者,从驰援一线的救援团队到风雨共担的各个后援部门,从企业干部队伍到加班加点的基层员工,雅迪人为保证第一时间筹集物资、送达一线,倾尽全力。

与疫情的抗争,是一场很难准确预测和提前筹划的生死搏杀,拼的是决策者的家国情怀、企业的凝聚力和每一参与者的奉献精神。从雅迪集团到每位个体,无人计较得失与回报、全力以赴,这是整个抗疫故事中,最单纯、也是最耀眼的底色。

远见卓识 心中装着消费者,居安思危、砥砺而行

疫情爆发之后,全国不断升级的防控形势,让很多电动车从业者都嗅到红利爆发的商机。疫情结束后,市场一旦出现供不应求,就容易滋生粗制滥造、罔顾质量的投机行为,董经贵先生认为这将是整个行业需要共同解决的。

▲ 雅迪将高品质电动车送达一线医护人员手中

自“更高端”战略提出以来,雅迪一直将践行更高的品质标准,新国标实施后,雅迪产品检测的标准更是高于国家标准,在市场上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品质长城。

雅迪“更高端”的产品和服务都是对高品质的延续,也是对用户安全的忠诚守护。雅迪的品牌使命就是“提供让消费者有幸福感的产品和服务”,因此董经贵先生在信中也提到“要深刻牢记,在每一个与消费者的接触点上,主动与消费者产生心与心的链接”,要求“围绕品牌价值、产品外观价值、产品使用价值、终端店面价值、服务价值这五大价值展开工作。”

正因为心里始终装着消费者,所以雅迪有更深刻的忧患意识。董经贵先生倡议电动车行业“(在特殊时刻)反而更要加强产品意识和服务意识,决不能在消费者心中埋下电动车低端、质量差的种子。”

这句话,既是对行业的警醒,也是雅迪人的自我鞭策。

产业情怀 将电动车打造成交通工具最重要的一份子

从确立“更高端”的品牌定位,到港交所挂牌上市,再到实现连续三年全球销量第一的增长奇迹,雅迪近年来高歌猛进、成绩斐然。但在董经贵先生的心中,却依然有缺憾,那就是顺风顺水这么多年,却“没有让电动车成为交通工具中最重要的一份子”。

董经贵先生的忧思绝非空穴来风。行业在多年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已经迎来“拐点”,新国标时代,如果不能尽快摆脱“草根”的标签,那么电动两轮车行业就不可能做大做强。

如今的雅迪,已经肩负起引领行业发展的品牌使命。从自渡到渡人,19年间,雅迪变的是集团的体量与力量,不变的是面对挑战的勇气。

“成为世界级企业,引领行业发展。”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抗疫”大潮中,行业乃至全社会都在见证,雅迪在为电动两轮车行业“正名”的努力。2020年,随着雅迪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演进,相信雅迪也必将能够继续引领行业提升产业竞争力,在世界范围内打响“中国制造”!

▲ 雅迪“挺进大别山行动”向疫区医院捐赠医疗救护车

振兴电动两轮车产业,需要整个行业戮力同心,就像痛击“疫情”那样,与粗制滥造开战、与质量低级开战、与得过且过开战!

从雅迪集团董事长董经贵先生的信中,行业更应该看到,面对汹涌的疫情,不能只想到爆发的机遇,还应看到行业面临的挑战。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当下的“疫情”更像是一块试金石——检验电动车行业多年的发展成色!

寒冬总会过去,暖春将如约而至。愿经历新型肺炎疫情洗礼的电动车行业,如董经贵先生信中所言“坚定大目标,苦练基本功”,把握自己的命运,迸发出更加磅礴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