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民国时期的军阀,大家的印象是“土皇帝”、拥兵自重,比如“东北王”张作霖,霸占东北三省多年,还有西北军阀的首领冯玉祥,也是割据一方。这些军阀在前半生干了一些坏事,但是在国难当头,依旧站出来抗日,就连他们的后人,也对国家做出贡献。下面说说冯玉祥唯一健在的儿子,身家过亿却生活朴素,为国家统一做贡献。

冯洪志,军阀冯玉祥之子,1917年出生在北京,在10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二,也是冯玉祥唯一健在的儿子,如今已经103岁,是国际著名的物理学家,创办有自己的公司。与父亲冯玉祥一样,他也终身在为国家事业做贡献。
十二岁那一年,冯洪志与二姐一起到苏联留学,后来转到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学习机械专业。在他24岁那一年,中国和德国断绝外交关系,冯洪志便回国施展抱负,用所学知识为国效力,在中国兴业公司担任机械工程师。

人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冯洪志认为自己学识不够,于四年后到美国留学,先是在纽约武理工学院获得硕士,再进入加州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经过多年的努力,成为美国顶尖领域的科学家。曾先后参加过美国大型核电站、核潜艇的设计工作,在科学领域有一定的地位。
人人都说富二代不学好,但有一些富二代却比一般人更能吃苦,更加努力,而冯洪志就是其中一个。他在小的时候,父亲就有意培养他吃苦耐劳的精神,比如让他放羊,一个人赶着一群羊到山坡上,羊群走散又得去追赶,被石头绊倒当场晕过去。还有就是吃窝窝头和苞谷面,堂堂军阀少爷,依旧要能勤俭吃苦。

冯洪志的父亲曾与蒋介石结为拜把兄弟,两人当时算是交好,但由于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的消极抵抗,引起冯玉祥的不满,两人开始少有往来。而父亲冯玉祥反对内战,积极抗日,在死前叮嘱冯洪志,一定要做对国家有益的事情,他至今铭记在心。
很多有钱人有机会留学,见识到世界各地不同的风景,认为“外国的月亮比较圆”,纷纷加入外国国籍。但冯洪志不一样,他在美国呆了40多年,却从未想过移民美国,至今保留中国国籍,可见他的爱国之心。

1982年,65岁的冯洪志已经退休,他给自己定下两个目标,一是尽心尽力促进祖国统一,二是为中国带来先进技术。
为了两岸关系的和谐发展,冯洪志给父亲扫墓之后,想起父亲的教诲,立马写信给台湾的蒋经国。告诉他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就像是孩子与母亲的关系,不能因为一己之私,让两岸同胞妻离子散,赶快醒悟过来。在之后的几年里,依旧给蒋经国写信,字里行间充满对祖国统一的希望。

由于冯蒋两家颇有渊源,在1985年时,冯洪志专门到蒋经国老家浙江奉化溪口,祭拜他母亲的墓,并取走三把泥土。之后又拜谒南京中山陵,以及蒋介石选为归葬的紫霞湖停留。之后又开始写信,并将三把泥土用木匣子装好,一起寄给了蒋经国。
冯洪志是一家美国公司的总裁,身家过亿,但他依旧保持勤俭朴素,坚决不住别墅豪宅,孤身一人住在公寓,每次出席国内外的大场合,就穿中山装和中式棉袄,以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