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8岁出家,积极参加抗日战争救死扶伤,88岁圆寂得金刚不坏之身

抗日战争时期,全国各界人士为抵抗日寇纷纷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九华山有一批进步僧人,经常掩护革命人士从事地下活动,为祖国的解放事业尽自己一份责任,普文法师便是这其中的一个。

8岁出家

普文法师,俗名方长生,1912年出生于安徽省六安人市,他小时候家境贫寒,吃不饱穿不暖,为了生活,1920年在他8岁的时候跟随父亲在九华山北重镇庙前关圣殿出家,开始学佛,10岁时跟随舅舅在九华山天台寺常住,在这里跟随师父上义下方法师在天台正顶识字诵经。

1935年赴南京宝华山求得具足大戒后,朝礼名山大寺。

参加抗战

抗日战争爆发后,面对日军的残忍暴行,全国人民奋起抵抗,佛教徒们也纷纷捐财捐物支援抗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普文法师更是身体力行,积极投入到抗日战争的前线。

他见国家有难,于是来到师父面前说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日本鬼子践踏国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身为佛门弟子,不能无动于衷,弟子愿从军抗日,血洒疆场,死而无憾。”

师父见他态度坚决,情真意切,大为感动,并且非常支持他的爱国行为,于是率领寺庙里所有的僧人为他送行。

1940年,普文法师脱下了袈裟,正式加入了抗日战争的行列,在部队他担任卫生员,为革命战士治病疗伤,在这期间救死扶伤无数,为我国的解放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1945年抗战胜利后,普文法师又重新回到了九华山,恢复了自己僧人的身份,没了外患,普文法师在九华山一心向佛,终日修禅,广结善缘,为其他人治病。

自力更生

1958年,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为了帮助众僧尼度过饥荒,他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走“农禅并举”之路,普文法师带领徒弟宏成、徒孙开宝到距天台5华里的“道僧洞”开荒种茶、种药,培植香菇、采制干笋,”靠山吃山”。

在这期间他用自己所学的医术为寺庙的僧尼和当地的山农免费诊治,赠送草药。随着年龄的增长,普文法师主要以医为主,广结善缘。

普文法师

道僧洞远离人烟,地址偏僻,在天台寺东南方向的一个半山腰上,古代曾有和尚、道士来这里修行过,但是都因为这里艰苦的条件而放弃了。

普文法师不畏艰难,将这个已废弃多年的道僧洞重新修缮,供佛盖房,经过长时间的付出道僧洞焕然一新。虽然这里条件比较艰苦,但是环境幽雅,鸟语花香,非常适合修佛养禅。

普文法师在这里一住就是38年,他在这里开辟荒田,种一些香茗、香菇、石耳、草药、板栗等农产品,然后把它们挑下山换取一些粮食和日用品,几十年如一日,自力更生,从没说过苦和累。

道僧洞

圆寂

1996年,80多岁的普文老和尚被天台寺主持宏学法师接回寺里常住,虽然年纪越来越大,普文法师还是行医不停,为乡邻治病疗伤,广结善缘。

1998年,宏学法师重新修缮了寺庙庙前面的关圣殿,取名天台寺下院,普文老和尚要求回到祖庙去住,宏学法师同意了他的要求,老和尚在2000年初搬至关圣殿禅栖。农历正月二十圆寂,世寿88岁,圆寂前要求坐缸。

普文法师肉身

三年后,2003年8月19日开缸,发现普文法师肉身栩栩如生,已然修成金刚不坏之身,于是就地供奉。

据史料记载,普文法师为九华山开山以来第十四尊肉身菩萨,为九华山开山以来第十四尊肉身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