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造出航空母舰的国家,在航空母舰的发展史上创下划时代的意义,航母的雏形就是飞机加军舰的组合模式,而他的研究发展也是一波三折。

1903年,美国人发明了飞机,1910年,法国人又发明了水上飞机。之前各国的战争主要是海陆两地对垒,飞机的诞生改变了以往的战斗模式。飞机和军舰若能加在一起,能起到什么样的效用呢?很多军事学家开始关注这个问题。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怎么样让飞机在军舰上起飞?英国的海军上尉查尔斯·萨姆森开始进行试验,在一艘叫“非洲“号战列舰上面,将舰艇前面不必要的设施全部拆除,再将木板做成甲板铺在舰艇的前面,试飞飞机,经过多次测试,居然成功了,虽然只是小小的进步,但却给了当时世界一个大大的振奋,奠定了航母发展的稳步基础。
原本作为海军核心主力的战列舰,由于舰身大炮的拆装,战斗力被大幅削减,丧失了原有的价值。聪明的英国人又想到了能不能改装别的船舰呢?于是他们又找了一艘非常长的运煤船,铺上了甲板,但这对飞行员的要求实在太高,风险也很大,所以最好还是用水上飞机比较稳妥,所以英国人的第一艘航母叫水上飞机航母。但英国人并没有停滞不前,1917年英国海军开始对一艘叫卡吉林号的客轮进行了一年的改装,世界上第一艘具有全通飞行甲板的航空母舰“百眼巨人”号终于与1918年5月诞生了,排水量14450吨,最多可搭载飞机20架。
飞机离不开机场,如果有了一个移动的平台,那么飞机的活动范围就会无限扩大,作战半径大大增强,而军舰的射程本身有限,飞机又正好弥补了这一点,航母的重大意义就在于此。从一战结束到二战之前这个阶段,很多国家开始重视航母的发展,尤其是英国人在二战之前航空母舰已经达到了八艘,1945年最高峰时英国的航母总量达到了26艘。1940年英国地中海的特混舰队攻击意大利某军港,英国出动了航母,战斗机20余架,意大利军港有六艘战列舰,其中被击沉一艘,重伤两艘,瞬间消弱了意大利一半的战斗力,这次战斗开创了航母攻击陆上军港的先例。
进入二十一世纪,航空母舰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各个国家都在努力发展着航母的数量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