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山钢集团全员平凡创新暨“山钢十大杰出青年”表彰大会隆重召开,日照公司科技质量中心/钢铁研究院主任师侯晓英作为山钢十大青年之一,身披绶带,登台领奖。这意味着除了九三学社成员、工学女博士、高级工程师等,侯晓英的人生履历上又增加了一抹靓丽的底色。

侯晓英说,荣誉是催我继续前进的号角,我只是山钢集团的一名普通职工,热爱工作,享受工作;怀揣梦想,努力奋斗。
勇担使命再出发

2016年5月份,34岁的侯晓英从山钢研究院调到日照公司从事冷轧高端汽车用钢产品研发。冷轧高端汽车用钢产品是全新的品种,大多没有生产经验可以借鉴。这让初到日照公司的侯晓英有些“水土不服”。
工程建设快速推进、产线热试迫在眉睫。早一天摸透现场工艺点,完成冷轧产品的设计生产大纲,就意味着能在市场高点多创一份效益。侯晓英深感责任重大。她整天盯在现场,从炼钢工艺开始梳理,逐条产线摸查。同事打趣说,这个博士不像博士,坐不住,整天往一线跑。
一次,侯晓英在一线跟踪产品质量,一名现场操作人员问:“侯博士,有个问题请教一下,在生产时,这个产品表面偶有轻微色差,这个参数应该怎么调整?”
“这个,我不大清楚……”侯晓英羞得满脸通红。
作为博士、高级工程师,怎么可能这种小事都不懂呢?在大家看来,在专业方面,博士应该是事无巨细都知晓的。
侯晓英没有过多解释,从那以后,她现场跑得更勤了。为了弄懂一个工艺点,她跟一线操作职工屁股后面,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交流。和侯晓英熟悉的一线职工说,那个瘦弱的女博士干活较真,不惜力气。
“坐不住”的侯晓英,也有“闲下来”的时候。
晚上回到家,在班上坐不住的侯晓英坐在电脑前开始整理白天的材料。侯晓英开玩笑说:“晚上需要进入冥想状态。就像武侠小说里写的那样,闭关修炼,打通任督二脉。”她定期通过网络及时关注国内外汽车高强钢的研发动态信息,利用公司与高校合作建立的平台,与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交流沟通,获取各类专业前沿讯息。
通过现场不断地实践学习,侯晓英研发经验越来越丰富。在她和同事共同努力下,双相钢系列、热成形钢等汽车用冷轧高强钢的质量设计、控制计划在产线热试前全部完成,为冷轧产线高强产品的顺利试制提供了支撑。
有人问侯晓英,工作中有没有压力特别大的时候?侯晓英说,有压力才有动力。实在没有思路的时候,我就跑跑步看看电影,缓解一下压力,然后第二天“满血复活”,继续奋斗。
厚积薄发显实力

2018年9月24日,中秋佳节,热轧产线隆声阵阵。
轧钢操作台里,大家紧张地望着产线上奔腾的钢板——代表着热轧产线设计能力的最高强度级别、最薄规格钢种QP980正在试制。随着3号卷取机内传来的铛铛声,钢卷顺利完成卷取,试制成功!
“太难了,真的太难了。”侯晓英难掩心中的激动,她笑着说:“过两天就是我的生日,虽然也渴望收到化妆品、漂亮衣服,但这是最好的生日礼物!”
QP980对日照公司来说意义非凡。它抗拉强度接近1000MPa,采用高合金含量成分体系,对工艺技术、设备精度要求很高。此次试制成功,标志着热轧产线成为国内少数几家,能够生产1000MPa级高强钢的产线之一,成功跻身国内第一梯队。
研发QP980没有丝毫经验,如同摸着石头过河。为了形成成熟的工艺试制方案,侯晓英和同事利用市场上QP980产品进行反推试验。如何利用一步法工艺实现稳定残余奥氏体的保留?如何合理选择临界区保温温度和时间?……带着一连串的问题,侯晓英一遍遍地推断验证。那段时间,她晚上回了家就是对着电脑梳理,有时候对着电脑呆坐半个小时,一个字也敲不出来,有时候思路迸发,沉迷其中,一抬头已经凌晨两三点。经过不断努力,他们最终成功研发试制该钢种。
多一些较真,多一些激情,侯晓英和同事们攻克下一个个生产难题。先后研发QP980、烘烤硬化钢HC180BD+Z DP780等连退、镀锌系列产品,为日照公司冷轧产品市场开拓提供了支撑。2015年至今,她先后申报《一种生产不同屈服强度级别的经济型冷轧DP780钢的方法》等31项汽车用钢相关国家发明专利,其中已授权7项,已实质性审查24项。在《金属学报》等国内外重点、核心期刊发表汽车用钢相关论文14篇。
挑战权威赢称赞

DP780+Z是镀锌产线设计最高强度能力,对于公司来说,成功试制的意义不亚于QP980。镀锌双相钢具有优良的防腐性能,目前主要应用于中高级轿车的结构件和加强件,是产品中的“贵族”。
可喜的是,外方专家对此有着丰富的生产经验和成熟的工艺方案,但外方的一些工艺设计并不能满足国内汽车主机厂以配套厂的实物质量要求。侯晓英团队提出质疑后,外方一直坚持自己的方案:“我们方案没有问题。倘若真性能不合,可以多试制几次。”
性能不合,产品变废品,每卷产品少卖四五万元,这还不算工序、人工等费用。这仅是一卷产品试制失败后的损失。
“那可都是自家的钱,日子不能这么过。”侯晓英团队一边据理力争,邮件、视频说不清楚,那就将外方专家请来面对面的谈;一边结合产线工艺特点,自行设计一套工艺方案。
双方最终没有谈拢。
“咱们的方案没问题!”侯晓英斩钉截铁。
试制!
2019年8月21日,镀锌产线根据公司钢铁研究院设计的DP780+Z工艺方案试制,经检测,实物表面质量优良,性能达到技术标准内控要求。
侯晓英像看自己孩子一样看着镜子般光亮的钢卷,忍不住咯咯地笑了。
外方专家冲侯晓英团队竖起大拇指:“你们厉害!”
之所以敢挑战权威,源于侯晓英的实力。针对这个品种,她对热轧初始组织配比的合理调控、酸轧压下工艺的影响、镀锌工艺参数等每个关键工艺控制点都进行了反复理论验证,做到有据可依、有理可鉴。
侯晓英和同事们还立足企业,积极与高校、企业搭建研发平台。2019年,与10余家高校、汽车生产厂成功申报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获山东省财政资金支持,全力搭建汽车钢研发、生产、应用、评价全流程平台,有效提升公司汽车用钢产品的推广速度和市场影响力。
凭借出色的工作业绩,她先后荣获集团公司“新旧动能转换青年岗位标兵”、集团公司“优秀工程师”等称号。

对于未来,侯晓英十分憧憬。“我的梦想是所有新产品都一次试制成功,虽然很难,但我乐在其中。”她说,我非常喜欢产品的微观组织形貌图,它们就像一幅幅抽象画,特别漂亮。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小小画家,用双手为产品的微观组织形貌图勾勒着,也为企业走高端发展路线的蓝图勾勒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