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寺被评为“世界上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寺院”

白马寺,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乃中国佛教的释源祖庭,世界佛教的集大成者。

白马寺内的各国风格佛殿

21世纪初,印度、缅甸、泰国政府相继出资于白马寺建造佛殿,使之成为全世界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寺院,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寺”。

白马寺俯瞰图

印度佛殿苑

白马寺印度佛殿苑

位于白马寺古建区西侧、泰国佛殿苑之南,由印度政府出资设计、中国政府提供土地建造。该项目由印度总理瓦杰帕伊于2003年发起,2006年开工建设。

印度桑奇大塔

印度政府选择桑奇大塔作为印度佛教建筑的代表,在白马寺按1∶1的比例进行仿建。桑奇大塔( The Great Stupa at Sanchi)是印度著名的古迹,印度早期王朝时代的佛塔,位于中央邦首府博帕尔附近的桑奇村。是印度有名的佛塔之城,被誉为印度佛教艺术的代表

白马寺印度佛殿苑占地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450平方米,主要建筑包括大佛殿、回廊、牌楼等,成为中印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的象征。

2010年佛殿完工,成为印度政府在世界上捐建的第一座佛寺,印度总统普拉蒂巴·德维辛格·帕蒂尔出席佛殿落成仪式,为佛殿剪彩揭碑。

泰国佛殿苑

白马寺泰国佛殿

位于白马寺古建区西侧,印度佛殿苑之北,由泰国出资建设,浓缩了以曼谷大皇宫、金山寺为代表的的泰式建筑精华。

泰国曼谷大皇宫

1992年,泰国善信瓦塔纳先生诣白马寺朝拜向其敬赠了一尊镀金大佛及三重檐泰国佛殿,1995年竣工。

白马寺泰国佛殿夜景

2010年泰国出资对其翻修扩建,修起围墙、大门,辟建舍利塔、藏经阁、钟鼓楼等,扩建后长宽各108米,占地11664平方米,成为白马寺国际佛殿苑中面积最大的一座。

2014年全体完工,举行了隆重的落成庆典及恭迎佛舍利法会,将泰国“镇国之宝”——曼谷金山寺供奉一百多年的释迦牟尼佛舍利转移到了白马寺舍利塔上,成为中泰两国友好交流的见证与象征。

泰国副僧王、金山寺方丈帕蓬素提,泰国王室办公室主任哌娄哈德盖,泰国佛教管理局局长纳欧帕拉本咋洼呐南等722名泰国佛教代表团成员出席了相关佛事活动。

缅甸佛塔苑

白马寺缅甸佛塔苑

位于白马寺院古建区西侧,与泰国佛殿苑相邻。

白马寺缅甸佛塔苑主门

白马寺缅甸佛塔苑主门

由缅甸政府出资修建,2012年工程奠基,其四道主门及围墙完全按照曼德勒皇宫样式直接移植到白马寺,南北长108米,东西宽65米,总面积7020平方米。

缅甸曼德勒皇宫

曼德勒皇宫是缅甸贡榜王朝的宫殿,始建于1857年,皇宫呈正方形,红砖宫墙,墙外有护城河。宫内有104座大殿,整个建筑为木结构,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毁于战火。

1989年,缅甸政府开始依据历史图片和资料重建,恢复了89个主要大殿,1996年9月竣工并对公众开放。占地面积400万平方米,是北京故宫的5.5倍,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宫殿。

缅甸曼德勒皇宫主门

主体建筑缅甸大金塔,按照缅甸国家象征仰光大金塔规制缩小而建,高32.92米。

缅甸仰光大金塔

仰光大金塔,是缅甸的国家象征,与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塔和柬埔寨的吴哥窟一起被称为东方艺术的瑰宝,是驰名世界的佛塔。

2014年6月竣工,举行了盛大的“缅甸风格佛塔苑落成庆典暨安奉开光法会”,缅甸联邦共和国总统吴登盛一行72人,专程抵达白马寺出席落成仪式。

作为中缅两国人民友好的象征,缅甸佛塔苑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缅甸佛塔苑的落成是中缅友好交流上的又一件盛事,必将载入中缅两国友好交流的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