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克创始人:我人生的大部分时光,在负债中度过

耐克创始人菲尔·奈特:“懦夫根本不会开始,弱者会在途中死掉,唯有强者才会到达终点!”

一个周末的下午,我看完了这本《鞋狗》,这大概是读过的最动人的商业人物传记。严格来讲,它更像一本小说。

作者菲尔·奈特——耐克创始人,他将耐克的创业史娓娓道来,没有激情澎湃,也没有力挽狂澜,只有他独自奔跑的身影、以及俄勒冈漫无边际的黑夜。

这是跑者奈特的故事,也是每个创业者的心路历程,更是每个普通人的人生!

1 、先成为一个跑者,再去卖跑鞋

菲尔·奈特,1938年出生于俄勒冈,父亲是《俄勒冈期刊》的出版商。

他喜欢跑步,大学时是田径队运动员,师从著名的田径教练鲍尔曼。鲍尔曼后来成为耐克的第一位合伙人,这或许源自他们共同的爱好——跑步。

24岁那年,奈特大学毕业,他没有急于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而是依靠父亲的资助,踏上了环球之旅。日本神户,鬼冢虎总部,是此次旅行最重要的目的地。

年轻的奈特,不会谈判,也不懂得如何和日本人做生意。他太过紧张以至于忘记准备好的说辞,谈判场面一度有些尴尬。

在彼此一问一答的交谈中,奈特想好了公司的名字——蓝带体育公司,蓝带也就是耐克的前身

2个小时的谈判,奈特拿下了鬼冢虎的代理权。从此他有了一家公司,一家未来市值上千亿美元的公司。

对于内向害羞的奈特来说,推销东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他不是第一次卖东西,在卖鞋子之前,他卖过百科全书,卖过证券基金。

在环球旅行中,为了补贴生活,他挨家挨户推销百科全书,结果一本也没卖出去。

他这样评价自己:“我似乎年龄越大就越害羞,对我而言,推销任何东西都是件具有挑战性的事。”

卖不出百科全书的奈特,卖鞋子却出奇的顺利。

回国后,他每天拉着鞋子,去观看各种田径比赛。在比赛的间隙,和教练、运动员、粉丝聊天,展示他的鞋子。

每一次推销,都能收获大量订单。大家被鞋子吸引的同时,也被奈特的热情打动。一双鞋子唤出了他全部的热情和信念,这种热情也源自他对跑步的热爱。

他说:“我曾多次幻想自己成为伟大的小说家、记者或国家政要,但我的终极梦想却始终是成为一名杰出的运动员。”

运动员奈特,没能成为杰出的运动员,却成了卖鞋子的商人。他曾坚信跑步能人们的生活更美好,他卖的鞋子也更适合跑步。成为一名跑者,才能理解,一双好的鞋子,对人们生活的意义。

因为热情,他选择了卖鞋子,也是因为热情,他才能忍受未来长达18年的疲惫。

2、在悬崖边奔跑的18年,从未想过停下

耐克在最初发展的18年里,一直游走在破产的边缘。

合伙伙伴阴晴不定、重要员工背叛、现金流紧张、银行断贷、产品供应不足……

每个微小的问题,就像蝴蝶效应,让本就危机重重的公司,濒临绝境。这样的状态,他在书中写道:

“我们就像站在刀尖上一样,和大多数靠预支薪水生存的人一样,我们也是在悬崖边缘奔跑。”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却比战争更加残酷,因为你无法预知,更无从准备。

鬼冢虎与蓝带体育合作的7年中,鬼冢虎几次想引入新的代理,将蓝带踢出局。奈特3次前往日本,为代理权谈判。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如果失去代理权,公司将摔下悬崖。代理诉讼、银行断贷,将纷至沓来。

另一方面,鬼冢的工厂已经破旧不堪,产能不足,经常延迟发货,或发错型号尺码,蓝带的销售苦不堪言。即使能一直合作下去,产品的供应仍将是未知数。

7年的代理权之争,奈特有些心灰意冷。每次疲惫不堪时,他会系上跑鞋,跑上10公里。这次,他每跑一步都对着树林吼叫,心中有太多的苦闷和无奈。但是,无论如何还要继续。

最终,奈特决定和鬼冢分道扬镳,开始暗中寻找替代货源。

他找到曾给阿迪达斯代工的工厂,定下了3000双足球鞋,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NIKE“,那是希腊胜利女神的名字,似乎在告诉所有人,他们除了胜利,已别无选择。

命运偏偏开了一个玩笑,那3000双被寄予厚望的鞋子,在第一次亮相行业展会时,就成了一个笑话。奈特沮丧到了极点,他看着这些质量堪忧的鞋子说道:

“现在我在芝加哥,背负债务,管理着一家岌岌可危的制鞋公司,推出粗制滥造、商标弯弯曲曲的新品牌。一切皆空。”

这样的心情,就好比做过山车,大喜过望后是时时刻刻的崩溃。他以为启用新的品牌,就不受制于人,实际上,可能更加糟糕,耐克能否生存下去?

产品问题尚且能不断优化和改进,但资金问题就是悬在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必须解决。

销售越好,公司就要进口更多的鞋子,更多的鞋子就意味着更多的贷款,也意味着他们难以偿还。

每一次贷款,奈特都要忍受来自银行的鄙视,直到信用耗尽,银行断贷,其他银行也拒绝贷款。年销售额130万美元的蓝带体育,濒临绝境。

奈特说:“我十分熟悉那种感觉:每晚睡觉后,每天醒来后,都会欠别人更多的钱,根本无力偿还。”

即便如此,他也没想过停下来。奈特晚年接受采访,回忆那段历程,这样告诫创业者,如果你真的想成为企业家,就要做好经历漫长黑暗的准备。

他从哪一刻开始准备好的?其实他无从准备,只是凭着一腔的热情,坚定不移的跑下去,直到击破黑暗。

3、做更好的鞋子,而不仅仅是赚钱

蓝带体育成立之初,只是一个贸易公司,靠卖别人的鞋子起家。那时,市场上矗立着阿迪达斯等大品牌,他们只是入门的小学生,前途未卜

即便困难重重,奈特的想法依旧是做更好的鞋子,而不仅仅是赚钱。更好的鞋子,意味着足够轻便、缓冲更好,穿上舒适、跑得更快。

于是,蓝带和鬼冢虎合作早期,就开始积累消费者的各种反馈。有一次,一位马拉松运动员抱怨鞋子缓冲不够好。于是,他们把橡胶鞋的鞋底,移植到鬼冢虎的鞋底。训练鞋的设计标准就此改变,后来所有的训练鞋都采用这套设计。

蓝带离开鬼冢虎后,推出了耐克,陆续推出多款爆品。例如,奈特的教练鲍尔曼,借助制作华夫饼的机器,不断试验,设计出了华夫运动鞋。运动员穿上它,会跑得和兔子一样快。

这些产品中,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当属气垫鞋,把空气注入运动鞋,获得更好的缓冲、更好的支撑、更好的跳跃。

每个爆品就像催化剂,加速着耐克的发展,同时将耐克推向新的高度,他们对产品的创新永无止境。

1979年,蓝带成立第16年,产品质量稳步提升,销售额达1.4亿美元,足以和阿迪达斯分庭抗礼,然而这些远远不够。他们更关心,整个行业的未来。

他们曾发明了一种水性黏合剂,不会产生废气,可消除空气中97%的致癌物质。他们把这项发明,共享给所有竞争对手,试图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革新

热情能抵挡疲惫,也能将一件事做到极致,而不仅仅是做好。

他说:“如果你追随自己内心的冲动,将会更能忍受疲惫,每一次失望都会成为你的动力,需要攀登的高峰也会变得微不足道起来。”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热情,这会是怎样一个故事。他可能中途离开,去做了普华永道的会计师,又或者成了温文儒雅的大学教授,拥有不错的收入和受人尊敬的地位,和爱人佩妮相依到老。

如果没有热情,也许,就没有后来的耐克。

奈特的一生都在奔跑,他对跑步始终抱有极大的热情。因为热情,他选择去卖跑鞋;因为热情,选择忍受创业的疲惫;也是因为热情,他致力于做更好的鞋子。

什么才是真正的热情?奈特做出了最好的诠释。

创业需要热情,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也需要热情,就像他说的那样,不要因为一份工作、专业或者职业安定下来,一定要寻找内心的冲动,也就是热情所在。

就像那个24岁的年轻人,那个刚刚大学毕业,还在迷茫中徘徊的年轻人,决定追随自己的内心。他独自踏上未知的旅程,不知道目的地在哪里,他只知道,不要停下来,要一直跑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