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世界半导体产业的三大王者企业:台积电、荷兰ASML、日本信越

说到半导体产业,就不得不提全球范围内半导体产业三大王者级公司:台积电、荷兰ASML、日本信越半导体

台积电——以一己之力改写了整个行业模式的公司

台积电,TSMC,全称为台湾积体电路制造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同时也是技术最先进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台积电成立30 年,并不是一开始就大放异彩,为各界关注焦点,张忠谋曾说,台积电创新商业模式的毁坏性,直到做了十多年后,才被大家看到。直至2015年,台积电在逻辑制程上就已经追上了三星和Intel。至此在芯片加工领域,形成三足鼎立格局,同时台积电领先半个身位。

台积电至2016 年囊括全球高达56% 晶圆代工市占,稳居龙头地位,市占率并连续7 年攀高,美国重量级的半导体业者包括苹果、高通、辉达等都在台积电投片,另外,中国近年IC设计产业快速崛起,今年仍将维持高达20%的成长速度,跃居全球第二大,其中台积电更是功不可没,是扶植中国IC设计产业成长的最大推手之一。

半导体业者人士认为,不论是美方或者中方都需要靠台积电,积极发展人工智能、5G等市场,成为拉拢的对象,透过这次美方的会谈,再次凸显台湾半导体产业链的重要性。有业者指出,去年全球半导体产值约5千亿美元,美国以超过2千亿美元的金额居冠,但许多IC设计公司的芯片,都在台积电、联电、日月光、硅品等供应链做晶圆代工与封装测试,其中不少是用于美国国防工业,显见美国对台湾供应链的信任程度远超过中国大陆。

荷兰ASML-光刻机领域垄断级企业

荷兰的ASML,中文翻译是阿斯麦,这个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光刻机设备和服务提供商。垄断了市场80%的份额,在极紫外光(EUV)领域,目前处于垄断地位。曾经一台高端设备卖到了1亿欧元,据说今年更是卖到了5亿欧元。

荷兰是全球为数不多拥有完整半导体产业链的国家,其半导体产业年收益高达百亿欧元以上,全球超过四分之一的半导体设备来自荷兰。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光刻机制造商是荷兰ASML;1984年ASML从飞利浦独立出来,专门致力于研发光刻技术,得益于近乎完美的德国机械工艺以及世界顶级光学厂商德国蔡司镜头,再加上美国提供的光源,ASML迅速发展,到如今占到了全球光刻机总销售收入的78%;

日本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支撑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巨头

作为高科技材料的超级供应商,信越集团不断地提供着最尖端的技术和产品,其半导体硅、聚氯乙烯等原材料的供应在全球首屈一指。

信越化学是全球有机硅产品的最大供应商。 事实上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半导体硅以及无数其他高端材料其实都产自日本(是的,即使美国媒体鲜有报道,日本的企业依然在前行)。东京的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Shin-Etsu Chemical)其半导体硅、聚氯乙烯等原材料的供应在全球首屈一指。。而另一家同样重量级的供应商是三菱住友株式会社(SUMCO),这也是一家日本企业。这些公司生产巨大的胡萝卜形银色硅晶锭,再由全球无数的小生产商切分成硅晶圆,尤其是来自美国的众多生产商。

或许你从来没听过说信越化学这家公司,但其硅晶锭部门相当了不起——在持续了两代时间、极尽折磨的淘汰过程中,它是最终的幸存者。这一工业由美国开创,在某个时期,雷神公司(Raytheon)、孟山都公司(Monsanto)等美国企业是业内的佼佼者,但是它们无法跟上形势发展的步伐,最终相继退出。慕尼黑的瓦克化学公司(Wacker Chemie)一度独领风骚,最后也中途退出。(瓦克化学公司依然从事硅材料业务,但只是多晶硅的生产商。多晶硅是一种较低级材料,在电子工业中广泛应用于较低级产品。)

平心而论,如果日本人真的想要吸引全世界的目光,他们只需要利用信越化学就行了。这会导致全球硅材料短缺,让1973年阿拉伯石油禁运引发的后果轻松得像一次野餐似的。

无论以何种标准来衡量,信越化学的单晶硅生产部门都是沃伦 巴菲特(Warren Buffett)那句名言的经典例证。巴菲特说真正伟大的企业,必须有一道持久的“护城河”来保护所投入资本的出色回报。

信越的经济学基础是摩尔定律——硅晶圆上的晶体管数量每两年便会翻一番。每一代的电脑芯片都对硅的纯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2015年,信越的晶石纯度已经达到了不可思议的99.999999999%——或每千亿原子中外来原子的数量不超过1个。为了确保高品质产品的稳定供应,信越集团自行生产主要事业的主原料—金属硅,从而确立了从原料开始的一贯式生产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