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会说话的,每一段历史都有它独特的魅力,当我们把这段故事讲给你听的时候,你或许吃惊,或许点赞,或者唾骂,但这就是历史的魅力,为你揭开历史的面纱。
经常都要翻看历史的书籍就会发现,在新的王朝建立之后一定会挑选首都,在1949年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解放,成立新中国已经被提上了日程,这个时候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首都的选定,自古以来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还要充分的对一个城市的各种综合情况进行分析,找出缺点和优势才能够最终选定。当时有11座城市进入了候选名单,这其中就包括洛阳,开封这些古城,可最终为什么选择了北京呢?还是由小编来解答吧。

首先来分析一下哈尔滨这座城市,它属于东北地区,拥有着非常发达的交通,还和苏联距离很近,从当时的防守位置来看是很不错的屏障。但是这个地方冬天非常的寒冷,在和平时期很难留住更多的人员,促进经济活动,而且全国范围那么大,它的位置太靠于北方了,不利于对全国进行统筹。

西安和延安这两座城市都处于陕西境内,虽然也有着自身的优势,但是随着国家的发展,经济中心已经从西北不断的转移,再加上受到环境和水资源压力的影响,没有办法担当起首都的功能。很多人也把开封和洛阳作为了首选,这是多年的古都,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属于平原地区,和平年代粮食是供应非常充足,但是当时河南地区也太贫穷了,经济的优势不是很强,如果出现了变化,那么地理是位置上的缺点就会变得更加明显。

还有成都和重庆,在当时还没有得到全面的解放,自古以来两个城市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拥有着特殊的位置,再加上人口众多,物产特别丰富,但是这样的长处,恰恰也反映出它们的短板,不适合做国家的首府,一旦外边有变动,很容易被困在里面出不来。广州这座城市虽然非常的富裕,但是好像地理位置也非常的尴尬,太靠近南方了。

南京这座城市也拥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在后来还做过民国政府的首都,从历史的意义上来做挑选,也具有了很强的优势,而且处于长江流域,汇聚了不少的人才,但是在历史上它作为都城的朝代,好像都非常的短,如果有更好的城市,它只能是一个备选项。还有人提议把上海作为最好的选择,它是全国范围内最大的城市,地理位置是非常占据优势,而且港口贸易发达,已经对外具有了很高的开放水平,但是它和广东一样,处于沿海地区虽然可以增加经济发展,但是作为首都的话,也具有了很高的风险。

在多方的讨论之后,最终选择了北京这座城市,因为它汇聚了其他几个城市所有的优势,和苏联,蒙古这些国家离的并不是很远,也拥有着合适的距离,还有一个要素就是,它能够守住东北进入中原这个重要的位置,既可以进行防守,也可以对外进行攻打,如果向南发展的话,可以直接的到达中原地区,向东边可以进入关内,在背面有着多座山峰的环抱,已经统领了整个华北地区。

虽然它离海并不是很远,但是却没有靠近海洋,这样风险性就已经降低了,北京所面对的也是中国的内海,有辽东半岛和胶东半岛作为防守,同样的它在历史上也是几个朝代古都,比其他的城市具有更强大的优势,是元朝,明朝,清朝三个联系朝代的首府,本身已经具有了很深的文化沉淀,和清朝末年的间隔也只有几十年,群众基础很不错,具备了所有的先决条件。